屋頂叫“紙落云煙”,設計取意于富陽竹紙制作技藝中的抄紙工藝,錯落有致的屋頂猶如一片片薄如蟬翼的竹紙。
說紙,必說富陽紙。
“一條江、一幅畫、一張紙、一批人、一座城”,這是富陽對外展示的標簽,其中,“一張紙”說的就是富陽的竹紙。
富陽竹紙制作始于唐、興于宋,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剛剛閉幕不久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上使用的線裝節目單,選材就是富陽傳統手工竹紙。
“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狈e極推進泗洲中國古代造紙遺址綜合保護復興項目的富陽腳步不止:昨天上午,泗洲中國造紙遺址博物館在富陽區銀湖街道泗洲村開工。
“紙落云煙”為靈感 博物館2026年完工
泗洲村的泗洲宋代造紙作坊遺址,發現于2008年。
超過1.6萬平方米的地底下,完整地保存著一個宋代大型“國營造紙廠”的遺址,是迄今為止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發現年代最早、現存考古規模大、工藝流程全、規制等級高、活態傳承悠久的造紙遺址。
據記載,古時造紙需要砍竹、斷青、剝皮、斷料、泡石灰水、燒煮、浸泡、打漿、撈紙、烘干等大小七十二道工序方可完成。泗洲造紙遺址內發現的漚料池、漂洗池、石磨盤、抄紙槽、火墻等相關遺跡,足可揭示當時造紙工藝流程非常完善齊全。泗洲宋代造紙遺址被定性為造竹紙的遺址,也印證了竹紙在兩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去年的二期考古試掘中,泗洲遺址面積被擴大至5萬余平方米。與此同時,一紙關于泗洲造紙考古遺址公園及泗洲中國造紙遺址博物館的建設初步規劃正式落地。
博物館投資3.3億元,用地面積5757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512平方米(其中地下1940平方米),計劃于2026年完工。
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劉杰介紹,博物館本身的建筑設計中,處處體現著紙文化的巧思。屋頂設計取意于富陽竹紙制作技藝中的抄紙工藝,錯落有致的屋頂猶如一片片薄如蟬翼的竹紙?!拔覀儗⑺Q之為‘紙落云煙’”
建筑外立面則采用玻璃幕墻設計,透明玻璃中間夾雜著富陽元書紙,將紙元素充分融入建筑特色之中。
“博物館內將包含竹紙制作研學體驗中心、中華紙基因庫、古籍修復中心等多種功能區塊,在遺址保護展示棚內,還將通過地面模擬和數字化復原等方式,呈現出宋代泗洲造紙完整的古法工藝?!备魂栥糁拗袊糯旒堖z址綜保復興項目專班成員林初曉說,“秉承‘保護研究、傳承傳播、沉浸體驗、時尚引領’理念,打造‘有紙史可研學、有古跡可觀看、有光影可感聞、有活動可參與’的國家級造紙遺址博物館?!?/p>
政協要聞